一座桥,一生守望

本文系 易小安 的原创作品,转载请先联系我们取得授权!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!

一座桥,一生守望

作者:易小安
我在这里。在这座河水淙淙流过的石拱桥上。经过黄昏温柔的手,漫过黑色的眼眸,望着那边的天和地,想着传说的天国.等你归来,等我归去。 ——一个老人的呓语。 那里有两座桥。一座新,一座旧。新的水泥桥上人来人往,车马如龙。平直的灰色桥板承受昼夜的洗礼,结实粗壮的桥杆像站岗的卫兵,庄严肃穆。黄昏夜幕,天亮响午,你走了他来了,就如秋来了夏远了。旧拱桥上铺满沙石,老旧的青石板,坐上去晃晃荡荡,弯弯的桥身下长满青苔,长长的青藤蔓延着与河流相吻,哗哗的流水里鱼儿欢乐嬉戏。左侧连着水泥桥,右侧几棵苍劲高大的松树,长长的田埂边尽是一大片碧绿的稻田。 新桥每天载送着每一个过客,不厌其烦,一切都是新奇。老旧的那座桥却更能让人心生敬畏。像一个古老的生命。他总是沉默,或许沉默是他生活的唯一方式。被各式的大小车轮或轻或重地碾过,疲惫的老黄牛缓慢走过,好丰收的农民带笑走过,乳臭未干的孩子背着鱼草跑过 ,鲜艳的红领巾飘过。伟岸的桥身下,妇女少女蹲着洗衣服,黄牛悠闲享受鲜嫩的绿草,勤劳憨厚的老农坐在沙堆里抽烟纳凉。春夏秋冬,日出日落,雨打风霜,桥早已淡然,它是那样的虚怀若谷。 哦,这是每座桥的宿命。年华消逝,沉默成了最终的归宿。不言不语,却懂尘世凡俗、人间真情。 每当天边云霭染成绯红,渗着些许花白。圆润地夕阳拥抱大地,栀子花黄了,牧童的歌声嘹亮了。碧绿的稻田披上新色地黄衣衫,孩子的脸颊红了,当然,云霞把两座桥也染红了。而同时染红了的,还有一个老人。一个静静地坐在拱桥青石板上的老人。 老人眯着眼凝望着稻田以外的那些群山,群山那边遥远地远方。她是个端庄的人,穿着一身乌黑老旧却干净的衣服,青筋暴露的双手自然地垂放在膝盖上。稀疏的银白色头发梳理地素雅整齐,黑色发箍截住了凌乱的发丝。眉毛凌乱稀少,高高的鼻子上眼角布满皱纹,小小的嘴巴干裂的样子。额头上一道道深浅的纹线见证了七十年岁的沧桑。 归来的游子知道,奔波的乡亲知道,她经常坐在那座古老的石拱桥上。看碧绿的稻田迎风跌宕起伏,看桥下的青藤如思念般疯长,听河床旁的清泉泠泠作响,听风景倒退的细碎步子。她也在等人,等归来的乡人游子予她如花的笑靥,更重要的是她在等那永远没有归期的先生。 听说,先生在的时候是很幸福的。三个儿子都有着幸福的家庭,日子在当时来讲算是不错了。膝下儿孙满堂,先生温文尔雅,教了一辈子的书,脾气倒是很好。先生退休后就陪她在家里,和孙儿们嬉笑玩闹,带他们去上街买东西。她一直都是个贤妻良母的女人,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