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安乱

Koo. 发表在 4132 天前
**内容梗概**

武林纷乱,朝廷为了掩盖真相,坐视不理,一时间豪强并起,争夺武林盟主的宝座,首当其冲的就是武林两大门派少林和武当。

少林派中有一个五岁进入少林的少年,这个少年身怀异禀,天赋不同,玩世不恭。在纷纷扰扰的江湖恩怨中,他从小到大目睹了太多的门派仇杀。

他十八岁下山闯荡江湖,一个神秘的老头改变了他的生活。他得到了老头赠送的当世奇兵,并用它夺取了武林盟主的称号。可是他却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。到底是什么在左右一个少年的命运呢?到底是什么是这个少年——释然——最为珍视的东西呢?



**编辑推荐**

韩寒的首部武侠风格小说,荒诞叙述,风格迥异。



**点评鉴赏**

很高兴看到了《长安乱》。所谓很高兴有两层含义,一是《长安乱》本身比较有趣,让我嘻嘻哈哈了一阵;二是觉得韩寒这次的表现有了新气象,没有再让人失望。

韩寒是一个对现行教育体制颇有腹诽的偏才,其实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,只是韩寒碰上一个成名的机遇,由他牵扯出来整个社会对于这样一个现象的讨论。很多人都觉得韩寒太不合作,其实那个时候他才十多岁,各种炒作、争论、批评激出了更加强烈的反抗情绪,所以韩寒表现得是有点过激。

韩寒出了6本书:《三重门》、《零下一度》、《像少年啦飞驰》、《毒》、《通稿2003》、《长安乱》。在《长安乱》之前的整体水平的确如很多人说的那样是一本不如一本,小说《三重门》是青涩而有才华的,文集《零下一度》整体感觉平平,只有早已发表过的批评教育制度的《穿着棉袄洗澡》值得一读,小说《少年啦飞驰》已经有种开始走到尽头的感觉,很黯淡颓废打不起精神来,要是继续沿着这个路子走他就进死胡同了。我觉得他在这时候差不多已经到了创作的瓶颈期,接下来的《毒》没什么可说的,是他摘录的自己以前作品中的“名言警句”,《通稿2003》继续炒批评教育制度的冷饭,可惜回锅以后香味不再。后来听说他在北京玩赛车,以为韩郎才尽以后兴趣转了,不写作了,心里还觉得挺好一个苗子这么毁了挺可惜的。

没有抱着希望阅读的《长安乱》,却让我精神一振,他写作的风格不再青涩,虽然贯穿始终的还是他一贯的调侃讽刺,但是从以前的刻意为之变成了水到渠成信手拈来,境界大不同了。也许是在北京待了几年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或许是因为别的,总之他成熟了,开始有一种大气了。

当然,作为韩寒的一种新的尝试,《长安乱》也有着比较明显的缺陷,这一定会有人说的,我就不说了,因为发展的趋势是好的,再去纠缠细节,反而小家子气了,对待进步中的年轻人,宽容点总是比较好的。

总而言之,韩寒突围了,他走出了瓶颈,走进了一片更加开阔的天地,我为此非常高兴。



**精彩书摘**

  我出生未知,父母不详,却不知为何有一个师父。我从小受困,四面高墙,一样不知为何。

  我懂事的时候命运安排我目睹武林中最浩大的一场比武。

  当时江湖中有两个派系,便是少林和武当。少林的势力比武当强大一点,因为大家都觉得长头发很难打理。少林信仰佛教,抛去一切的表面或者深刻,年幼的我觉得它讲究的是“忍”字,派中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就是“忍”的度,高 手的出手总是那么时机恰当,有的时候一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时间做会有不同的效果。

  师父写下:时,空,皆无法改变,而时空却可以改变。这很难理解。我的早期理解是一个逗号可以改变一切,师父说:不,你仔细看。

  我说:上句和下句就一个逗号之差别。

  师父说:你只看到表面,你仔细看,差别不只一个逗号。

  从日落到日出,我将手上捧的俩字看到快不认识了,师父将我叫入房中说:你看出差别了吗?

  我说:我只看出一个逗号的差别。师父说,你已离答案很近,但是离答案越近,便越容易找不到答案。

  我跪在地上请求师父参破。

  师父说:看,其实是两个逗号。

  ……


  • 回复(0)
  • 阅读(2329)